公告啟事
尚卿歡迎您的閱覽,並敬告讀友:本部落格內之文章及圖片均為版主原創,凡任何形式轉載、引用、打印,商​​業出版,皆需經本人書面同意。 版主郵箱:zsq@zengshi.net

目前分類:我房重修族譜 (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廣西省梧州市岑溪市馬路鎮北村手抄老譜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洋宗叔與西山戶宗親們合影(忠心崙西山戶聖壇背祖堂前)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心崙觀音壇---覺悟真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茄苳樹下圍龍屋【龍田墅】夥房(臺灣屏東縣內埔鄉和興村)



茄苳樹下圍龍屋【龍田墅】夥房簡文公【明經第】祖堂(臺灣屏東縣內埔鄉和興村)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忠心崙下背德慶夥房(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心崙德慶夥房(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忠心崙德慶夥房輝三公祖堂(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心崙庄背夥房(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忠心崙庄背亮三公祖堂(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心崙東柵背夥房(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忠心崙東柵背夥房卿三公祖堂(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心崙布店夥房(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祖堂目前正在重建中



忠心崙布店夥房運三公祖堂(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目前正在重建中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忠心崙圳背夥房(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忠心崙圳背及三公祖堂(台灣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本譜系依列表由  嘉應裕振公派下啟滄公房西山戶英超房系25世孫 尚卿 整理製作
(1)【嘉應曾氏族譜】清康熙50年(公元1711年)廣東嘉應州鎮平縣手抄族譜
(2)【梅城鳳尾閣曾氏大宗祠祠譜】清雍正11年癸丑(公元1733年)  木活字版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嘉慶25年(公元1820年)出版的【曾氏源流大宗譜】再一次證實子富公一人雙祧壹生公與正生公兩房,此本已有191年歷史的老譜五服圖中明確記載一生公房長子子富公生有一子:敬安;正生公房之子富公生有二子:振復、振彩。世系之記載完全與民國63年(公元1974年)在台灣刊行的【屏東全台宗聖公祠六大戶派下-曾氏祖譜】一模一樣,也與民國82年(公元1993年)在台灣出版刊行的【宗聖公西山戶開基祖逸川公派下-曾氏族譜】記載相同,西山戶既為正生公房傳下子富公後裔。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蒙古入主中國,其疆域武功大盛,經世祖、成宗、武宗達半個世紀之久,科舉皆未能舉行,並不重視科舉取士,直到元仁宗即位,爲了整頓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帶來的弊端,主張以儒治國,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才正式頒布科舉之制,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春三月,元朝第一批科舉廷試進士,護都答兒、張起巖等五十六人及第。元朝自仁宗至順帝滅亡為止,科舉時辦時廢,大約只舉辦十次,取士一千餘人。但元朝科舉人材並不會受到朝庭重視,固然也不可能居朝庭要職,對於元代朝庭產生不了多大的影響。


        元朝開國初期何以不重視科舉取士呢?究其原因,最主要首推宋代以【崇文抑武】為國策,科舉制度最為發達,大開科舉,大幅度增加取士名額,科舉取士之多,不僅是空前的,而且是絕後的,不只多取而且亦提高科舉及第者的待遇,但南宋卻因文人積弱積貧而亡國。故元朝開國前期幾位皇帝也皆以宋朝文人亡國為教訓,元世祖(忽必烈)甚至公開表示:「科舉虛誕,朕所不取。」由此可見,元朝對科舉的成見之深。


        再論,元世祖(忽必烈)一向嫌惡宋朝、金朝儒生崇尚詩賦之作風,他認為【漢人惟務課賦吟詩,將何用焉!】,況且開國之初,儒學對於局勢並沒有實質的幫助,元世祖(忽必烈)當時迫切急需的是增強軍力,以強大武力穩定天下,科舉並無法幫元世祖(忽必烈)解決當時的問題。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多月之前,在美國猶他家譜中心所看到的微縮膠卷族譜--【曾氏源流大宗譜】,這本曾氏族譜我先前己有介紹過,清嘉慶25年木刻版族譜(公元1820年)至今己經出版191年,今天(公元2011年11月21日)我有幸親眼拜讀這本已保存191年的族譜原稿正本,當時可是激動的不可言喻,此族譜為宣紙印刷之木刻版線裝書,紙質細緻柔軟,摸起來真是舒服,在翻書時還可聞到淡淡古籍書香味,讓人愛不釋手。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為嘉應裕振公派下二世祖妣聶氏婆太公祭日,因此每年的此時皆會有嘉應裕振公派下諸多後裔到二世祖妣聶氏婆太墓地祭祀。聶氏婆太是一世祖(53派)裕振公長子天秩公之妻,二世祖妣聶氏婆太墓地原葬於梅州程鄉縣徐溪何家對面高田上溪背坪埔仰臥人形東向(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同福村),後於清康熙甲午年(公元1714年)原地重修竪碑左右副碑二個白墳,此墳墓碑後於大陸文革時期被毀,直到公元1999年二世祖妣聶氏婆太墓地才遷葬重建於新鋪上江坪頭上下坪獅形山下(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長江村坪頭),新建地墳墓碑仍按照舊碑文內容原字放大立碑。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幾天前接到美國猶他家譜學會( Genealogical Society of Utah )通知,一個月前向美國猶他家譜學會提出借閱23套曾氏族譜中的第一批已經送達高雄家譜中心,雖然並非借閱的23套曾氏族譜全部送達高雄家譜中心,但昨天(公元2011年10月5日)晚上仍然帶著興奮的心情再次趕至美國猶他家譜學會高雄家譜中心。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經由必雲宗叔與幾位宗親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白渡鎮嵩山找到壽生公之墓,此墓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重修建造,壽生公即為蕉嶺裕振公之四世孫,也就是55派(3世)啟滄公之子。


壽生公墓碑記錄


清道光五年乙酉歲吉旦重修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灣尋根訪宗的這幾年,今天(公元2011年8月23日)第一次親眼看到蓋有龍印的武城重修族譜,或許有很多宗親會暗自偷笑,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對我這個原本家裡保存的文件就很少、老照片也是很少的家族來說,族譜長得什麼樣子,從來是沒有概念的。今天是我的第一次,第一次親眼看到蓋有龍印的武城重修族譜,可說是大開眼界了。


        只為【子富公一人雙祧兩房】尋得更多證據資料,我這一個星期心情沈重,可說是食之無味、睡亦無眠,這種情形終究逃不過老父親的法眼,在家父了解我的苦惱之後,就說帶我出去走走,找找宗親看看家父的老同學---吉雄伯父。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有一新發現,有幸在家父的國小同學石雄伯父家看到這一本民國63年(公元1974年)在台灣刊行的【屏東全台宗聖公祠六大戶派下-曾氏祖譜】,徵得石雄伯父的同意後,立即複印一本帶回家好好研究。




           在這本族譜內,有幾張吊綫圖在56派壹生公以及正生公竟然同時出現57派子富公的名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要說出版前校對不清楚而造成的錯誤也說不通,因這幾張吊綫圖是在幾個不同房系不同部份出現的。這種方式感覺上是故意要以這種同時存在的方式表現出編者要敍述某種含意的意圖,在看了這吊綫圖許久,突然恍然大悟,那就是----子富公一人雙祧兩房。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