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譜系依列表由  嘉應裕振公派下啟滄公房西山戶英超房系25世孫 尚卿 整理製作
(1)【嘉應曾氏族譜】清康熙50年(公元1711年)廣東嘉應州鎮平縣手抄族譜
(2)【梅城鳳尾閣曾氏大宗祠祠譜】清雍正11年癸丑(公元1733年)  木活字版
(3)【曾氏祠譜】清嘉慶21年(公元1816年)  木活字版
(4)【曾氏源流大宗譜】清嘉慶25年(公元1820年)  木刻本
(5)【曾氏族譜】台灣屏東縣手抄本族譜(清朝時期抄本)
(6)【屏東全台宗聖公祠六大戶派下-曾氏祖譜】民國63年(公元1974年)屏東宗聖公祠 刊行 
(7)【宗聖公西山戶開基祖逸川公派下-曾氏族譜】民國82年(公元1993年)出版刊行(西山戶21世曾慶珍編著)
(8)【曾氏族譜】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西山祖堂手抄本族譜(民國抄本)
(9)【曾氏族譜】台灣屏東縣手抄本族譜(台灣日據時期抄本)
(10)【曾氏族譜】台灣屏東縣手抄本族譜(民國抄本)


=====================================================================



嘉應裕振公派下啟滄公房西山戶世系



武城輩序:(63派標定使用) 
    宏聞貞尚衍      興毓傳紀廣     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      欽紹念顯揚



裕振公派下啟滄公房西山戶輩序:(64派標定使用)
    逸存宗三文長英      維體君恩冠世卿
    孔孟共傳堯舜道      東西南北表聲名




1派 參—2派 元—3派 西—4派 欽─5派 得(無彳旁)—6派 羨—7派 遐—8派 煒—9派 樂—
10派 浼—11派 旃—12派 嘉—13派 寶—14派 埮—15派 據—16派 闡—17派 植—18派 燿—19派 培—20派 德—21派 珣—22派 渙—23派 梓—24派 勰—25派 端—26派 鉉—
27派 海—28派 璜—29派 興—30派 隆—31派 鈞—32派 謀—33派 丞—34派 舊—35派 儣—36派 幗俊—37派 萬—38派 沂—39派 蟾—40派 中彥—41派 美—42派 庭—43派 澄
—44派 權—45派 益甫—46派 攸—47派 繼球—48派 蓮—49派 問忱—50派 茂森—
51派 允淐—52派 紋光




53派  裕振(1世)--字玉鳴、念二郎,生於南宋,卒於南宋,官至南宋奉政大夫,尊為嘉應曾氏開基祖,立裕振公派。配陳氏,生子二:天秩、天禎。


(註)裕振公留有一詩
元宋交加闘龍蛇      目擊干戈亂如麻
兒孫若問我來處      寧化石壁是我家



(註)忽必烈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蒙哥逝世後的汗位爭戰中,忽必烈擊敗其弟阿里不哥,並改年號"至元"。==>此時還只是蒙古國,還不是"元朝"
(註)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大元"。==>此時才有"元朝"
(註)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張弘範發動崖山海戰,滅亡南宋。元朝至此統一全天下。
==>此時"南宋"滅亡




54派  天秩(2世)--裕振之長子,諱  政,行十郎,生於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歲次乙未年九月十四日卯時(端平為南宋理宗之年號),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庚申科進士,奉直大夫,官大理寺評事,卒於南宋。配聶氏,生子四:啟源、啟溪、啟滄、啟海。



(註)元仁宗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下詔開科取士,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正式實行科舉制度。==>此為元朝第一次實行科舉。



(註)大理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刑獄的中央審判機關,「理」為中國古代對法官的稱呼。北齊最早在中央設大理寺,隋、唐、宋、明、清皆在中央設有大理寺,唯獨【元朝】沒有大理寺這個機關。
某些少數族譜記錄天秩公為元進士,官至朝政大夫、大理寺評事是錯誤的記載。



南宋末年,天秩公與聶氏大安人肩挑父母金骸,帶著四幼子(啟源、啟溪、啟滄、啟海)與夫弟(天禎),自福建路汀州寧化縣石壁村(南宋地名)(今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逃難遷徙至廣南東路梅州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南宋地名)(元朝江西行中書省海北廣東道梅州路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明朝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明朝末年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鎮平縣蓼陂鄉)(清朝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同福鄉)(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天秩公於贛州會昌縣羊角水不幸因病身故。



肆子  啟海  生於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歲次甲子年三月初九申時(景定為南宋理宗之第七個年號)。



(註)<南宋時期>廣南東路梅州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改制為>江西行中書省海北廣東道梅州路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
<明太祖洪武二年四月(公元1369年)改制為>廣東行中書省廣東道潮州府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
<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
<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平遠縣石窟都徐溪鄉
<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鎮平縣蓼陂鄉(徐溪鄉裁撤併入蓼陂鄉)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改制為>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蓼陂鄉
<清雍正年間改制為>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同福鄉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制為>廣東省鎮平縣同福鄉
<民國3年(公元1914年)改制為>廣東省蕉嶺縣同福鄉
<公元1958年改制為>廣東省蕉嶺縣新鋪公社
<公元1971年改制為>廣東省蕉嶺縣徐溪公社(從新鋪公社析分出徐溪公社)
<公元1987年改制為>廣東省蕉嶺縣徐溪鄉
<公元1988年改制為>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徐溪鄉
<公元1993年改制為>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徐溪鎮
<公元2003年改制為>徐溪鎮裁撤併入新鋪鎮
<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



(註)<南宋時期>廣南東路梅州程鄉縣龜漿都第二圖蓼陂鄉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改制為>江西行中書省海北廣東道梅州路程鄉縣龜漿都第二圖蓼陂鄉
<明太祖洪武二年四月(公元1369年)改制為>廣東行中書省廣東道潮州府程鄉縣龜漿都第二圖蓼陂鄉
<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程鄉縣龜漿都第二圖蓼陂鄉
<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平遠縣龜漿都第二圖蓼陂鄉
<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鎮平縣蓼陂鄉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改制為>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蓼陂鄉
<清雍正年間改制為>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同福鄉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制為>廣東省鎮平縣同福鄉
<民國3年(公元1914年)改制為>廣東省蕉嶺縣同福鄉
<公元1958年改制為>廣東省蕉嶺縣新鋪公社
<公元1987年改制為>廣東省蕉嶺縣新鋪鎮
<公元1988年改制為>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
<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




55派  啟滄(3世)--天秩之參子,行三郎,大約生於南宋景定年間(約公元1260年左右)(景定為南宋理宗之第七個年號),隨母遷居廣南東路梅州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南宋地名)(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原葬徐溪鄉高乾凹上(南宋地名)(明朝末年蓼陂鄉高乾凹上)(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高乾上),母聶婆墳墓側。配黃氏,生子三:一生(甡)、壽生、正生。裔衍廣東蕉嶺、梅縣、廣西玉林、廣西欽州、廣西梧州、江西宜豐、香港、台灣屏東(西山戶、九嶺戶、湍塘戶)。



(註)啟海(啟滄之弟)生於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歲次甲子年三月初九申時(景定為南宋理宗之第七個年號)。



◎清同治武城譜記載  啟滄  配黃氏  生子一﹕甡。
查  清康熙老譜【嘉應曾氏族譜】、清雍正老譜【梅城鳳尾閣曾氏大宗祠祠譜】、清嘉慶老譜【曾氏祠譜】、清嘉慶老譜【曾氏源流大宗譜】及梅塘所老譜,皆記載  啟滄  配黃氏  生子三﹕一生、壽生、正生,故以此改正【啟滄  生子一﹕甡】之錯誤。




56派  一生(4世)--啟滄之長子,又名 甡,文林郎,諡德教,大約生於元至元三十年(約公元1293年左右)(至元為元世祖忽必烈之年號),配劉氏四娘,諡端勤德壽,生子三:子富、子貴,子福;繼娶劉氏八娘,生子一:子華。長子 子富 雙祧 一生 及 正生 兩房。




56派  正生(4世)--啟滄之參子,又名歪生,大約生於元元貞二年(約公元1296年左右)(元貞為元成宗之年號),無後。由一生公之長子 子富 雙祧 一生 及 正生 兩房。




57派  子富(5世)--一生之長子,雙祧一生及正生兩房,大約生於元泰定三年(約公元1326年左右)(泰定為元泰定帝之年號),在一生房配陳氏,生子一:敬安。在正生房配陸氏,生子二:振復、振彩。




58派  振復(6世)--子富之長子,大約生於元至正十九年(約公元1359年左右)(至正為元惠宗之第三個年號),配許氏,生子一:惟英。




58派  振彩(6世)--子富之次子,大約生於元至正二十二年(約公元1362年左右)(至正為元惠宗之第三個年號),不詳。




59派  惟英(7世)--振復之子,大約生於明洪武二十五年(約公元1392年左右)(洪武為明太祖朱元璋之第一個年號),配謝氏,生子二:福移、安德。




60派  福移(8世)--惟英之長子,大約生於明洪熙元年(約公元1425年左右)(洪熙為明仁宗之年號),配李氏,生子一:日聰。




61派  日聰(9世)--福移之子,大約生於天順二年(約公元1458年左右)(天順為明英宗之年號),配范氏,生子一:思本。




62派  思本(10世)--日聰之子,大約生於明弘治四年(約公元1491年左右)(弘治為明孝宗之年號),配許氏,生子二:梓松、梓迁。




63派  梓松(宏)(11世)--思本之長子,大約生於明嘉靖三年(約公元1524年左右)(嘉靖為明世宗之年號),配謝氏,生子一:逸川。繼娶范氏。




64派  逸川(聞)(12世)(逸)--梓松之子,字繼盛,號述園,諡創貽,大約生於明嘉靖三十六年(約公元1557年左右)(嘉靖為明世宗之年號),為西山戶開基祖。配謝氏,生子三:存省、存約、存靜。繼娶吳氏,三娶李氏。



 



(註)清朝乾隆年間之廣東潮州府鎮平縣興福鄉西山  暨為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江西行省海北廣東道梅州路程鄉縣石窟都興福鄉西山
<明太祖洪武二年四月(公元1369年)改制為>廣東行中書省廣東道潮州府程鄉縣石窟都興福鄉西山
<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程鄉縣石窟都興福鄉西山
<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0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平遠縣石窟都興福鄉西山
<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改制為>廣東承宣佈政使司潮州府鎮平縣興福鄉西山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改制為>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興福鄉西山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制為>廣東省鎮平縣興福鄉西山
<民國3年(公元1914年)改制為>廣東省蕉嶺縣興福鄉西山
<公元1988年改制為>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興福鄉塹垣村西山
<公元1993年改制為>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興福鎮塹垣村西山
<公元2004年10月改制為>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塹垣村西山
<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塹垣村西山曾屋



 


 


 



為何我們家保存的文件很少、老照片也是很少?---尤其在這幾年更是納悶,現在想起,這幾年一直想做一件事--重修我們家的族譜,100年12月12日(公元2011年)尚卿  撰于 屏東



嘉應裕振公派下啟滄公房西山戶25世孫  曾尚卿  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