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啟事
尚卿歡迎您的閱覽,並敬告讀友:本部落格內之文章及圖片均為版主原創,凡任何形式轉載、引用、打印,商​​業出版,皆需經本人書面同意。 版主郵箱:zsq@zengshi.net

目前分類:尋根訪宗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首先跟大家說抱歉!家裡電腦壞了,Bob迷上賽爾號電玩,於是大人便順勢不修電腦;再者續修祖譜,以至荒廢了最愛(維護blog)。我們家是台灣省台北縣瑞芳鎮人士,祖先來台相當辛苦,終日為生活奔波, 奉 先父遺願找到堂伯父收存祖先來台後之祖譜;然殘篇不全,不知堂號、亦缺大陸祖譜。


僅知祖上開基始祖為泉州龍頭分下泰平寨永定縣,又分來居住鵝港龜坑,後又移南靖船場內白沙坑外張坑后塘居住(經查今之地名為: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船場鎮白沙坑與張坑之間);清乾隆四十三年米糧高漲。 毓字輩曾氏 報公(謚 傳厚)帶妻及子( 詩生公) .子媳移台灣府淡防府芝巴里三崁店三坑仔庄居住(今台北縣雙溪鄉三叉港)。 我為了此事又到大溪鎮去找堂伯父,他們剛從美國回來,堂哥移民很久了,他在台灣是在國際牌上班,後來和朋友到美國去做生意,一直到現在;先父在時就曾跟我講:他們這一房靠的就是知識的力量,在金瓜石時,他們在台金公司上班坐辦公桌,而我就在坑內做粗活,他們家中開了一間電器行,後來金礦沒落,他們就搬到台北去了;先父要我們好好唸書。 大家搬離金瓜石多年,彼此未聯絡,後來在親戚婚宴場合相遇,才知道他們也搬到桃園來了。


「阿公!阿婆!」Bob和Jerry入門先把鞋子放好,他們夫妻看到小朋友都很高興,殷勤招呼,伯母切了一大盤柳丁給小朋友在茶几上吃。阿伯示意要我去餐桌坐,桌上擺了好多慢性藥,我先向 伯父報告 曾氏源考: 曾氏歷來有「天下一曾無二曾」之稱,意思是說曾氏只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派系分明。據文獻,曾氏源出姒姓,是大禹的後代, 禹之子 啟建立夏朝,五傳至 少康帝,封其次子 曲烈于鄫國(今山東蒼山西北),世代食祿。西元前567年,鄫國被莒國攻滅,世子 巫逃奔至魯國,其後以國名“鄫”為氏,又去邑旁寫為“曾”字。世子巫遂為曾氏得姓之祖。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以下為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北方中督村車子上曾屋----福英宗親所留之訊息:


2011-07-30 22:59:12
蕉嶺縣曾氏族譜修編已接近尾聲, 新鋪鎮北方中督村車子上曾屋無資料可查,斷譜情況: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北方中督村車子上曾屋祖堂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北方中督村車子上曾屋之原祖堂已損壞,現有之祖堂在原祖堂的西面距離約100米,圖中的祖堂即為清朝末年國鼎公與南山村方伯公合建,因此各地宗親很少人知道。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許多古墓碑和家譜中,可以看到這個在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廣泛流傳的移民地名----江西瓦屑壩。【瓦屑壩】是一個時代的遺跡,是活著的歷史,【瓦屑壩】代表著曾經或者現在仍然存在的一棵樹、一條巷、一個村莊,這些都是真實而可靠的歷史見證。一批批來自這些地區及周邊地區的移民,在此集中,又在此四散,踏上不歸的旅途,幾百年過去了,【瓦屑壩】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江西瓦屑壩”、“鄱陽瓦屑壩”、“鄱陽桃花渡瓦屑壩”、“瓦屑壩葉家村金雞嶺”,這些都是在許多姓氏族譜中的記錄,然而隨著歲月流逝,在現今的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地圖上也已經找不到這個地名。根據公元2000年3月1日《安慶日報》一篇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葛劍雄教授所撰《瓦屑壩—安慶人的根》的報導,文章中指出元代江西饒州路約相當於今日之波陽、餘幹、萬年、樂平、德興、景德鎮、浮樑等市縣,屬江浙行省。在現今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城西南約十公里的太蓮子湖濱,有一個叫做《瓦燮坽》的村莊。據該村現存的《朱氏族譜》和《何氏族譜》記載,此“燮”是由“屑”雅化演變而來,而“坽”則為小土溝之意,與“壩”之意相對應。《瓦燮坽》就是元末明初的【瓦屑壩】。《瓦燮坽》現今屬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蓮湖鄉,離鄱陽縣城鄱陽鎮(即當年的饒州府治)不過一二十里,處於鄱江三角洲,離鄱陽湖的汊湖大蓮子湖不過十來里,周圍湖泊密布,水路通暢。


       元代末年,群雄並起,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一代梟雄,都是從江淮之間崛起的,戰爭也大多在這一區域內進行。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徐達攻打長沙,與陳友諒舊部和元王朝殘餘勢力血戰四年,使長沙田園荒蕪,百姓亡散,廬舍為墟,許多地方渺無人煙。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就近從江西大量移民遷入長沙地區(現今湖北省和湖南省,當時稱之為湖廣省),即歷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廣》。明初這場大移民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活動,也是中國歷史上在政府組織下最大的移民活動,明初大移民也使人口稀少地區得到了有效地拓墾,明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就在這一背景下展開,明代的軍事和政治變革也在這一背景下有了更大的發展。元末明初的【瓦屑壩】也就是在這種時代變遷下成為移民重鎮、成為今日眾多姓氏淹沒在歷史中的故鄉。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