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塹垣村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實行州縣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設立義安郡)
公告啟事
目前分類:家譜研究 (12)
- Jul 20 Sat 2013 20:26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塹垣村之沿革
- Jul 20 Sat 2013 01:11
古梅州程鄉縣蓼陂鄉之沿革
古梅州程鄉縣蓼陂鄉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實行州縣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設立義安郡)
- Jul 20 Sat 2013 00:13
古梅州程鄉縣徐溪鄉之沿革
古梅州程鄉縣徐溪鄉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沿用舊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設立義安郡)
- Jul 20 Sat 2013 00:13
嘉應州鎮平縣之沿革
嘉應州鎮平縣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實行州縣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 改隸屬於義安郡)
- Jul 16 Tue 2013 07:22
古梅州程鄉縣之沿革
古梅州程鄉縣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實行州縣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 改隸屬於義安郡)
- Aug 06 Sat 2011 12:48
四川省達州市(五縣一市一區)曾氏大聯譜歷經四年即將告竣付梓
後 記
歷四年艱辛,達州五縣一市一區的大聯譜終於告竣,這是全國曾氏宗親聯合總會2006年9月成立以來第一個以地級市為單位發行的譜書。新譜發行,其中飽含市縣宗親會100餘人的共同努力與大力協作。
達州聯譜原計劃用一年半時間出書兩卷,但隨著登記工作的深入,人數越登越多,雖字號縮小,仍出了厚厚六卷,也正因為此,出書時間一再推遲。達州除通川、萬源曾氏人口較少外,其餘五縣曾氏人口均已過萬,大大出乎我們事前的預料,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有曾氏人口六萬餘人。
- Jun 16 Thu 2011 00:10
譜牒譜規例言(在江西省譜牒座談會上的發言稿)
尊敬的慶平會長、尊敬的各位專家:(在江西省譜牒座談會上的發言稿)
譜牒是記述氏族世系的書籍。自文正公以來,曾氏族譜在世人面前已成品牌。爲維護品牌光輝形象,江西曾氏族譜在全世界要打造一流水平,不但必須具有時代特色,與世俱進,符合當前法律法規,還要保留老祖宗留下傳統文化的寶貴精華,不斷革新,不斷完善,更爲實用,可讀可藏。本人雖接觸族譜近半個世紀,但水平所限,現淺談以下建議,請專家指正,也希望能爲江西曾氏打造一部具有當代特色,與世俱進,符合當前法律法規,一流的族譜添磚添瓦。
一、巫公,曾姓始,仕于魯國在先;參公爲開派祖,建邑武城在後。參公封宗聖,爲武城堂,故曾氏族譜譜名爲“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清朝已統一法定譜名和堂名,已成爲不争事實。江西曾氏族譜譜名一律啓用“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堂名爲“武城堂”不要變。
二、“希言公彥承”是孔氏派語。曾氏派語在《壬申例言》中明确規定,吾族六十三代用“宏”字,沒有說五十八代用“希”字,故曾氏族譜的派語中不該有孔氏五字。“鼎……聲”十字有争論的派語,建議先列表,後旁注,存疑後定,不要輕易删除。丢失珍貴的研究資料。
三、曾氏族譜從八派炜公開始就選用五代記錄(五服圖)後命名爲歐式圖譜,它功能之多,優于任何譜式,如:①易檢查正誤;②易找世系;③立體排版,圖文并茂,節省用紙;④易統計上報;⑤易累總,可分屋場總五服圖、房系分支五服圖、個人資料明細五服圖三大類,做到繁而不亂,綱舉目張;⑥易發現繁衍斷層,促進和諧,落實祖規;⑦上接某頁,下轉某頁,極易翻閱;⑧五世同堂資料複印件中可提供完整資料,做爲完整的法律文書。歐式圖譜自清朝以來都是曾氏族譜法定版本,長期以來一直被大衆所認可。以上諸多優點,其他譜式難以取代,我省應以歐式定格,統一譜款。請專家從長從優計議,不要廢棄。與世俱進,在古代歐版的基礎上,增加以下内容:①房系總圖,即五服圖總表;②房系簡圖,即銜接上下世系小圖;③房系吊線圖,即五服圖去掉生殁配葬及生子女等資料的壓縮圖,又名房系分支圖或吊線圖;④頁邊增設房系、派次、屋場、版次及遷徙概況、頁碼等。
- Mar 20 Sun 2011 19:34
客家婦女【孺人】的封號
《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
宋代政和年間縣君的母親或妻子封號為室人、安人、孺人。
明、清六品官的母親或妻子封號為安人,七品官的母親或妻子封號為孺人。
- Mar 17 Thu 2011 07:54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廬陵聯修例言
- Jun 06 Sun 2010 00:21
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屏東縣內埔天后宮創建碑文

建造天后宮碑記(嘉慶八年)
竊惟至聖能參天地,贊化育。天下古今,敬而禮之。蓋其德之所暨,直如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其尊親也固宜。至於神,則有□□□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雖世享明禋,亦分有所限,義□□□□代以來,求其德配天地,功補造化,而祀典重隆,不限分義者,惟我天后聖母最著。
- Jun 05 Sat 2010 23:23
台灣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 用語說明
甲名
日治早期戶籍仍沿用我國清朝保甲制度以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甲置甲長、保置保正一人。
番地
為戶籍管理上便利,將戶籍配合地番號,稱為「番地」,相當於現今之門牌。另在未登錄之土地上設有戶籍者,則設「番戶」管理之。
- Jun 05 Sat 2010 23:10
台灣日據時期----中西日年號對照表
臺灣日據時期
(1)清朝因中日甲午戰爭戰敗,臺灣於清光緖21年(公元1895年)(明治28年)割讓給日本。日本佔據臺灣後,在明治29年(公元1896年)(清光緒22年)開始實施戶口調查,以登記現住人口資料為主,這是臺灣目前能查找到的最早戶口資料。臺灣現有保存之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因光復前戰亂緣故,各地戶政事務所目前所保存的年份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