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塹垣村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實行州縣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設立義安郡)
公告啟事
- Jul 20 Sat 2013 20:26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塹垣村之沿革
- Jul 20 Sat 2013 01:11
古梅州程鄉縣蓼陂鄉之沿革
古梅州程鄉縣蓼陂鄉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實行州縣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設立義安郡)
- Jul 20 Sat 2013 00:13
古梅州程鄉縣徐溪鄉之沿革
古梅州程鄉縣徐溪鄉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沿用舊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設立義安郡)
- Jul 20 Sat 2013 00:13
嘉應州鎮平縣之沿革
嘉應州鎮平縣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實行州縣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 改隸屬於義安郡)
- Jul 16 Tue 2013 07:22
古梅州程鄉縣之沿革
古梅州程鄉縣之沿革
<南朝齊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廣州義安郡程鄉縣(從海陽縣析出 設立程鄉縣)(此為程鄉縣建置之始)
<南朝陳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潮州程鄉縣(設立潮州)
<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潮州程鄉縣(隋朝實行州縣制)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義安郡程鄉縣(罷潮州 改隸屬於義安郡)
- Jun 12 Wed 2013 11:14
鄫國研考
在古老遙遠的四千多前,有一個曾經存在於世上一千五百多年的國度,【鄫國】,這個國度對於現今的每個人都是那麼的陌生、那麼地遙不可及,可是這個【鄫國】對於我們曾氏而言是多麼地密不可分,就讓我們透過以下的研究與探討來揭開這個鄫國的神秘面紗。
首先,我們先從【曾】與【鄫】的字音字形來探討:就字音而言,【曾】與【鄫】為同音,讀音皆為ㄗㄥ,再看漢朝許慎編著《說文解字》釋曰:鄫,姒姓國,在東海,從邑,曾聲。《詞源》釋曰:【鄫】,國名,姒姓,春秋時為莒滅,今山東蒼山縣境內。西晉《杜預注》:鄫國,今瑯琊鄫縣。《康熙字典》釋曰:說文,姒姓國,在東海。春秋·僖十四年使鄫子來朝。鄫國,今琅邪鄫縣。《辭海》釋曰:【鄫】同【曾】,古國名,姒姓,今山東蒼山縣西北,公元前567年為莒所滅。《王力-古漢語字典》釋曰:【鄫】,周諸侯國。春秋滅於莒,後屬齊,隋唐設鄫州,故址在今山東棗莊市東南。《漢語大字典》與《漢典》釋【鄫】同《王力-古漢語字典》之說明。若以西洋文拼音分為臺灣(Tseng)、中國大陸(Zeng)、香港(Tsang)、印尼(Tjan),雖然拼音不同,但讀音是相當接近的。就字形而言,【曾】與【鄫】這兩字差別在於邑旁(即【阝】旁),【曾】為【鄫】演變而來,關係密不可分。
- May 12 Sun 2013 21:31
清同治帝禦賜曾國藩陵墓碑文
清同治帝禦賜曾國藩陵墓碑文
朕惟臺衡績懋,樹峻望於三公;鐘鼎勳垂,播芳徽於百世。寵頒紫綍,色煥丹珉。爾原任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毅勇侯、贈太傅曾國藩,秉性忠純,持躬剛正。闡程朱之精蘊,學茂儒宗;儲方召之勳猷,器推公輔。登木天而奏賦,清表風規;歷雲館而遷資,誠孚日講。屢持使節,兼校春闈。洊擢卿班,允諧宗伯。溯建言之直節,荷殊遇於先朝。凡茲靖獻之丹忱,早具忠貞之素志。乃突來夫粵匪,俾訓練夫楚軍。拔岳郡而克武昌,功如破竹;靖章江而平皖水,威振援枹。兩江尊總制之權,九伐重元戎之命。朕丕承基緒,眷念成勞。榮銜特畀以青宮,峻秩更登諸黃閣。辭節制於三省四省,彌見寅恭;精調度於湘軍淮軍,務嚴申令。聯蘇杭為犄角,堅壘同摧;倚昆季為爪牙,逆巢直搗。金陵奏凱,慰皇考知人善任之明;玉詔酬庸,褒元老決勝運籌之略。既析圭而列爵,亦疊翠以飄纓。既而畿輔量移,因之闕廷展覲。汲黯近戇,實推社稷之臣,楊震厚遺,無慚清白之吏。惟是瘡痍未復,每廑念乎天南;鎖鈅攸同,仍遺歸於江左。方謂功資坐鎮,何期疾遽興殂!贈太傅而階崇,祀賢良而譽永。專祠遍祭,世賞優頒。易名以表初終,核實允孚“文正”。於戲!松楸在望,倍懷麟閣之遺型;金石不磨,長荷鸞綸之錫寵。欽茲巽命,峙爾豐碑。
- May 12 Sun 2013 00:17
明朝中憲大夫 曾棨 題 蘭溪譜序
蘭溪譜序
吾曾自鄫去邑為曾氏,教傳始至萊蕪侯,郕國公父子,而武地之族,遂盛于山東西漢之未,國公十五世孫,據不仕新莽,舉族眾千餘人南遷,以避之散處諸郡,而據乃家盧陵之吉陽鄉,今吾郡數邑之曾,多其後也。蘭溪之曾氏,其先諱珪者,由陽折居吾龍潭,由龍潭分居,今蘭溪當家之時,登名仕版者,絡繹聯芳,與吾龍潭濟美,而聲聞常相通厥後族各蕃衍支分派別,不能盡合,因各自為譜,以尊其所出,而統其族屬,傳之子孫,亦譜所謂近親者,詳畧之意也。蘭溪之譜作于先之彥者,距壹百二十年,克明軰,卻將舊譜重修之,以增其未偹而補所其所鈬,克明因貢祖至京師,特舊謁予徵言,以冠諸首予按其世系,與吾族同出一源于先祖丞,丞生珪、舊、畧,吾族珪之後,蘭溪曾亦珪之後也。予以克明世次相班,有同族之好、兄弟之義,雖窮達分途烏可無言,以後之夫族必有譜,所以明世系、別尊卑、篤思義,有關于世道至重矧。吾曾氏實出先賢之冑、詩書文獻之澤,至今未泯。子孫繩繩彌遠益盛,其可不知所重乎!若克明莫為于前,雖美弗彰;莫為于後,雖盛弗傳。吾聞蘭後俊多穎異,當納之於學,精勵舉業,他日科甲樹勳,當時克繼前脩,斯其上也。否,則亦不失為賢人君子矣!然,則無愧乎先賢之後。蘭溪之族有以高出他姓之右,而吾族亦有光焉。子歸續修譜牒,固其能事,教育子孫尤今日之急務也。吾深念一本之故,乃拳拳以是屬望焉。
- May 07 Tue 2013 09:12
義陽逸叟曾公墓誌銘----南宋丞相文天祥撰
義陽逸叟曾公墓誌銘 南宋丞相文天祥撰
公諱珏,字天錫,號義陽逸叟,天祥外王父也。天祥不肖,賴公教誨。由記事以來,周旋三十年,於公無所不知。蓋至於其處死生之變,然後知他日觀公者未盡,而公誠有大過人者焉。嗚呼異哉!公性颕悟,志不樂凡近。讀書百家,雖涉獵靡不通達。所自得往往於佛老氏。其見之服行,敬恭神天。一言動不輕,口本禦肉。月常十四五,對人敷闡玄寂,四座輒悚然傾聴。最後遇異人與語,幾欲棄人間事,求長生之術。年踰六十,始聞正學,恍然自失。死生之說,鬼神之情狀,講探幽眇,頓改吾意。
既臥疾,服藥外無所問,戒左右勿以巫祝從事,間祈禳厭勝,揜(即掩)公不知。公覺輒撫床怒呼,病日久,骨立如束,聲吐精爽不變,冀猶足支歲月。
- Jan 16 Wed 2013 06:37
廣西省梧州市岑溪市馬路鎮北村世系不應該粗暴地硬安插在西山戶世系內
- Dec 01 Sat 2012 19:30
歡迎大陸蕉嶺祖籍地--禮洋宗叔到訪臺灣屏東
- Nov 29 Thu 2012 01:20
恭賀大陸福建南靖豪崗春美洋崇本堂曾氏族親抵臺灣南投內轆省親圓滿成功

臺灣南投市內轆宗聖祠牌樓
今年農曆壬辰年十月十二日(公元2012年11月25日)是宗聖公曾子2517歲誕辰紀念日,也是南投市內轆宗聖祠秋祭大典之日,對於南投市內轆曾氏宗親來說,今年的秋祭大典與往年不同,因大陸南靖豪崗春美洋崇本堂宗親來台參與祭祀大典更顯得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