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遙遠的四千多前,有一個曾經存在於世上一千五百多年的國度,【鄫國】,這個國度對於現今的每個人都是那麼的陌生、那麼地遙不可及,可是這個【鄫國】對於我們曾氏而言是多麼地密不可分,就讓我們透過以下的研究與探討來揭開這個鄫國的神秘面紗。



        首先,我們先從【曾】與【鄫】的字音字形來探討:就字音而言,【曾】與【鄫】為同音,讀音皆為ㄗㄥ,再看漢朝許慎編著《說文解字》釋曰:鄫,姒姓國,在東海,從邑,曾聲。《詞源》釋曰:【鄫】,國名,姒姓,春秋時為莒滅,今山東蒼山縣境內。西晉《杜預注》:鄫國,今瑯琊鄫縣。《康熙字典》釋曰:說文,姒姓國,在東海。春秋·僖十四年使鄫子來朝。鄫國,今琅邪鄫縣。《辭海》釋曰:【鄫】同【曾】,古國名,姒姓,今山東蒼山縣西北,公元前567年為莒所滅。《王力-古漢語字典》釋曰:【鄫】,周諸侯國。春秋滅於莒,後屬齊,隋唐設鄫州,故址在今山東棗莊市東南。《漢語大字典》與《漢典》釋【鄫】同《王力-古漢語字典》之說明。若以西洋文拼音分為臺灣(Tseng)、中國大陸(Zeng)、香港(Tsang)、印尼(Tjan),雖然拼音不同,但讀音是相當接近的。就字形而言,【曾】與【鄫】這兩字差別在於邑旁(即【阝】旁),【曾】為【鄫】演變而來,關係密不可分。



        接著,我們再從血源姓氏來看:據《通志氏族略》引述《世本》記載,"曾氏出自姒姓,係出於上古聖君夏禹。"夏禹王姓 姒 名 文命,自大禹建立夏王朝以來,夏朝即是姒姓王朝。少康中興夏室之後,賜【鄫】地為次子曲烈的封地(現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公元前2144年),此封國即以【鄫】而得國名,即為 【鄫國】,自古皆以封地為姓,但【鄫國】仍維持娰姓為國姓。鄫國歷經夏、商、周三個朝代,從娰曲烈至娰時泰共傳53位國君,相襲了1577年,直到春秋時代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鄫國被莒國所滅,鄫國太子 娰巫 奔逃到鄰近的魯國,本為娰姓的太子巫逃亡到魯國後深覺亡國之恥,便把國名【鄫】象徵國邑的【阝】旁去除後的【曾】為姓氏,自此將娰姓改為曾姓,此即是【曾】姓的起源。



        最後,我們從鄫國故城遺址來探索:鄫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東方古國之一,鄫國首位國君曲烈得封地至今已有4157年,雖歷經四千多年歲月的風雨剝蝕,遺址斷壁殘垣,但仍能令今人感受到故城英氣之長存,城牆雄姿之猶在,昔日車水馬龍的喧囂聲仿佛乃在耳邊迴盪。這座讓人緬懷的鄫國故城遺址,即位於現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文峰山東側,向城鎮鄫城前村和鄫城後村之間,公元1977年已被山東省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於今年5月(公元2013年)又被核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幾年,鄫國故城的考古勘探積極進行,經過不斷地專業考察、勘探,近日有了重大進展,鄫國古城更全面的真實面貌終於呈現在世人的眼前:鄫國古城形狀大略呈現梯形樣貌,大致範圍還依稀可辨,整座古城的輪廓保存基本完整,東、西、南、北四邊各有一座城門,北城牆長435米、南城牆長455米、東城牆長600米、西城牆長414米,東南、東北城角保存尚好,城牆最高處達9米,牆基寬約30米,古城面積約30萬平方米,城牆外有一寬37.8米的夾道圍繞故城,夾道外又有一約寬40米的護城河環繞夾道,也就是城牆及護城河之間設計有寬37.8米的夾道,可說是規劃完善的軍事防禦。再往內推進古城中央,可依稀看出有一大面積平坦的高台,此高台遺址祼露著青石長條壘徹的建築地基,由此可知此即為宮殿所在位置。



        然後我們再走出古城,在南城門外可發現有一古石道,此石道即是古城南邊的主要通道。在古城的周邊,西側、北側及東北側均是群山環繞,其西側為文峰山。其北側的山上,挖掘出一個東周古墓,此墓三棺一槨,還有陪葬墓,無論是規格或是形制可認定為一典型的東周諸侯級別葬墓,此山亦稱為葬山,令人遺憾的是此葬山的墓已被多次盜掘,珍貴文物僅剩下東周時期的一些陶器等隨葬品。古城四周除了護城河之外,在古城西側不遠處有季文子河,一年四季水量皆不小,只在春季四月份時有斷河現象,古城東側500米處的陽明河更是長年河水豐沛,這東西兩側的兩條河川相距最近的地方僅有10餘公里,河床寬闊、水量充沛,為鄫國人民農耕灌溉的水源,再加上鄫國土地肥沃,鄫國也因擁有這般理想的農耕精華區,致使鄫國成為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



 


民國102年6月12日(公元2013年)
嘉應裕振公派下啟滄公房西山戶25世孫  曾尚卿  撰于 臺灣屏東 厚實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