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之祖可追溯至黃帝(姓 公孫 名 軒轅,又稱 軒轅氏,號 有熊氏),由黃帝開始,再至黃帝第二十五子 昌意,昌意 生 顓頊,顓頊 生 鯀,鯀 生 禹。曾(Zēng)氏是軒轅黃帝的後代,亦是夏禹王(禹 姓 姒 名 文命)的後代,擁有最高貴血統的黃帝子孫,可說是帝王皇族之後。



在遠古時代,當時還未有國家形態,只是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一個首領,相當於土著的酋長。當時中原地區會由部落首領中推舉出一個部落聯盟首領,在 堯 任部落聯盟首領時,水患相當嚴重,於是命禹父 鯀 治理水患,而 鯀 治水九年無功。舜 繼承 堯 位後仍命 鯀 治水,仍無法解決水患問題,治水九年來勞民傷財,舜 於是在羽山將 鯀 處死,並命鯀子 禹 繼續治水,禹 受命時,剛娶塗山氏的女兒且生一子,禹 因感傷父親沒有完成治水大業而受了死刑,於是更加刻苦耐勞,用盡心思治水,其間為了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從二十歲開始歷時十三年,禹 鑒父親用防堵法而失敗,因此改用疏導洪水的方法,把長江、黃河、淮河的河道疏通,讓水順暢地流入大海,終於解決了水患,對世人有極大的貢獻,因此 舜 讓 禹 繼位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當時的人們尊稱為 大禹,即﹝偉大的禹﹞之意。



禹 繼承 舜 位後,創造了以階級社會取代原始社會,結束原始部落聯盟的組織形態,以初具《國家》的社會政治形態管理人民。大禹在位45年期間,劃定九州五服,建立貢賦制度、推廣農業、制定曆法及刑法制度,對百姓有極大的貢獻,讓人民更加安居樂業,外來人口不斷擁入,部落勢力因而日益強大,當部落人口越來越多之後,糧食問題隨之而來,因此大禹對農業非常重視,發展人工灌溉,並躬耕於農,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在貢賦制度方面,大禹實行《五十而貢》的稅收制度,要求所屬部落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物納貢。

禹 至年老力衰之時,因 皋陶 父子幫助 禹 治水有功,便按當時禪讓制度讓東夷部落首領 皋陶 的兒子 伯益 為繼位人,但 禹 死後,眾多部落的首領卻反對 伯益 而歸順 禹 的兒子 啟 。啟 聯合各部落首領的勢力殺掉 伯益,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公元前2205年---公元前1766年),夏朝建都於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縣的東南部),東至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這就是曾姓祖先所建立的王朝。


夏朝歷代皇帝(姓 姒)(立國440年 共17王)


禹==>啓==>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洩==>不降==>


==>廑==>孔甲==>臯==>發==>履癸(桀)



啟 生二子 太康、仲康,仲康 生 相,相 生 少康,少康中興夏室之後,將 鄫 地(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賜為其次子 曲烈 之封地 ,此封國以鄫而得國名 (公元前2144年),自古皆是以封地為姓,但鄫國仍維持原姓 為國姓。鄫國歷經夏、商、周三個朝代,大約相襲了1577年,從 曲烈 至 時泰 歷經53位國君。鄫國傳至第八代國君 伯基 時,夏朝滅亡天命歸商湯,因 鄫國 聽命於 商朝,商湯仍讓鄫國於原封地 鄫(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維持部落方國。周武王滅商朝後,在周分封建國時,仍在鄫國原封地【鄫】(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向城鎮)分封為部落方國,並封鄫國國君為鄫子爵。鄫國直到春秋時代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鄫國才被莒國所滅,此時,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 娰巫 奔逃到鄰近的魯國,到魯國後,為了不忘亡國之恥,自喻:《國之不存,留邑何用?》,便把國名“鄫”字象徵國邑的“阝”部除去後的“曾”當成姓氏,將“娰”姓改為“曾”姓,此即為曾姓得姓之始,稱 曾氏




鄫國故城遺址


鄫國歷代君主(姓 鄫)(立國1577年 共53位國君)


曲烈(少康次子)==>炫忠==>坤仁==>錄==>浩源==>富材==>焜==>


伯基(夏朝滅亡,天命歸商湯)==>銳==>汪==>志梁==>煌==>相奎==>世鑒==>


政治==>模==>瑞煥==>垠==>錦容==>洪==>桂茂==>照==>培元==>硅==>允漆==>


杞==>燋熹==>塤和==>成銳==>—倩==>椿==>炯==>垣==>銷==>福波==>時榮==>


炳==>均祚==>鈴==>浤仁==>一松==>炲==>墅==>鎮玉==>浥==>祥樽==>炷==>


方瑆==>宇鑾==>沛恩==>朴==>世美==>時泰(春秋時代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為莒國所滅,鄫國太子 巫 奔逃到魯國)


鄫國太子 娰巫 逃到魯國後,將“鄫”改為“曾”,從此即為 曾巫 ,曾巫之子為  曾夭,曾夭之長子為  曾阜,曾阜之子為  曾箴,曾箴即是孔子之學生  曾點,曾點之子為  曾參,曾參為曾巫之5世孫。


 
曾參畫像

曾參,字子輿,被世人尊稱曾子,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人(今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滿硐鄉南武山村,另有一說今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魏莊鄉南武村)。生於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卒於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公元前435年),享年71歲,出生地東魯,後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爲師,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思想,孔子之孫子孔汲(字子思)師從曾參,後 子思 又傳授給孟子,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啓思孟學派。其省身慎獨、以孝爲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參與孔子、孟子、顔子(顔回)被稱爲四大聖人,後世尊為宗聖公。現今所有曾姓後裔均以宗聖公 曾參 作為開派祖先,亦可謂天下一曾無二曾。


        曾姓最初發源於【鄫】(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一帶)。春秋戰國時期,太子巫逃至魯國的緣故,一直至先秦時期,我曾姓祖先仍在魯國為官,而我族人乃以魯國為中心不斷繁衍,並同時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四周遷居,因此遍布於現今山東、河北一帶,至今仍有大量曾姓宗親聚居於此。漢末之前,已分別在山東、河北、湖南、陝西、江西、廣東等省形成了幾個較大的郡望。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之時,隨著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我先祖在此期間也大量遷移南方諸省---會稽(今浙江省紹興)、蜀郡(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吳郡(今江蘇省蘇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南陽(今屬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省)等地,因此在唐朝之前我曾姓族人就已遍布全國。盛唐時期,宗族發展速度加快,唐宋歷史上更是有不少名人,因此曾姓逐漸成為我國著名的大姓之一。元明清時期,我曾氏已播遷於世界各地,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日本、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安家落戶。當今曾姓宗親在中國大陸人口眾多,尤以四川、湖南、廣東、江西等省為最,上述四省我曾姓宗親人口約佔中國大陸曾姓宗親人口的66%。依據公元2009年最新統計,曾姓乃是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第32位、台灣排名第16位的大姓、約佔中國大陸漢族人口的0.49%。



附註:
(1)《尚書‧禹貢》: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2)《尚書‧禹貢》: 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 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
(3)大禹《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發展人工灌溉,並《身執耒臿以為民先》,躬耕於農,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4)《左傳.昭公六年》:夏有亂政,而作禹刑。「禹刑」不但是刑法,而且是夏王朝法律的總稱。
(5)《世本》記載:鄫,姓也,出於姒姓,夏少康封次子曲烈於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於魯,去邑為曾氏。


參考資料:
(1)《竹書紀年》---亦稱《汲冢紀年》,西晉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簡的一部分,體例屬於編年體,記錄了從傳說時代的夏朝到戰國時期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
(2)《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楚人所作,記錄內容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對於動物的記載,據統計有277種之多。
(3)《史記‧黃帝本紀》---《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作者西漢 司馬遷,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
(4)《史記‧夏本紀》
(5)《尚書‧禹貢》
(6)《左傳》
(7)《世本》記載:鄫,姓也,出於姒姓,夏少康封次子曲烈於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於魯,去邑為曾氏。
(8)《曾氏族譜序》---唐太宗貞觀四年中書舍人 溫彥博 撰。唐朝中央設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為三省之首,中書省首長為中書令、副首長為中書侍郎,中書舍人僅次於侍郎,掌呈進章奏、撰作詔誥、委任出使之事。
(9)《蘭溪譜序》
(10)《曾氏總譜客家曾氏源流》



民國99年4月17日(公元2010年) 
    宗聖公77派裔孫    裕振公派下啟滄公西山戶英超房系25世孫   曾尚卿  撰于  臺灣屏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