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曾氏族譜序
                      
   自魏晉以來,至唐最尚門閥,故以譜諜為重。近世此事寢廢,餘每為之浩歎。今觀義平曾氏支譜,源于西昌之文溪,派于廬陵之望石。心田自宋興以來,衣冠燦然,蓋發于寶佑戊午年,解者每所舉于鄉藩者,十有八人;又精究科賢良者九,而特科恩封世賞拜爵者又二十餘人。盛哉!可覩矣!自晉以智力持世,功利起家為有道所忌,傳不數世。惟詩書之澤,綿綿延延,愈久愈不墜。赫赫而蹶,孰與循循而至者哉!天下之理,可久者必可尤,曾氏之傳,代有人焉,其將有尤者必以其時可矣。


                   宋度宗鹹淳八年壬申臘月官太師太傅太保             文天祥撰


 


備註:


(1)南宋丞相文天祥之母親姓曾名德慈,曾德慈為曾珏之二女兒,文天祥即為曾家外孫,曾珏為其外祖父,文天祥亦曾為其外祖父撰寫【義陽逸叟曾公墓誌銘】。


(2)曾珏為宗聖公48派裔孫,字天錫,號義陽逸叟,南宋吉州盧陵郡太和縣梅溪人氏(現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上模鄉)。


(3)原文稿完全無標點,我加以斷句標點,如有錯誤敬請賜教,感謝!


附註:
(1)《門閥》: 指世代有功勳的顯貴之家。
(2)《最尚門閥》: 最重視家族門第。
(3)《寢廢》:意指修譜的事沒人料理而放棄。
(4)《西昌之文溪》:西昌乃現今江西省泰和縣。秦朝時泰和屬廬陵,隋朝時設泰和縣,文溪當時爲泰和縣所轄。
(5)《派于廬陵之望石》:血派來自於廬陵的望族。
(6)《衣冠燦然》: 意指子孫當官眾多,門第顯赫的顯貴之家。
(7)《寶佑戊午年》:寶佑為宋理宗趙昀年號,戊午年即爲公元1258年。
(8)《解者》:指州縣政府保送進京考試的舉人和貢生。
(9)《舉于鄉藩者》:被鄉梓人推舉出來的。
(10)《十有八人》:十人中有八位是曾姓子孫。
(11)《精究科賢良者九》: 精心研究特挑選出參加科舉考試的有才有德的人,占全鄉十分之九是曾姓子孫。
(12)《特科恩封世賞拜爵者》: 國家有慶典而特别推恩,開科考試的特别科舉考試,受皇帝封賞拜官的。
(13)《宋度宗鹹淳八年》:公元1273年。
(14)《文天祥》:(公元1236年-公元1283年),江西省吉安縣人,別字宋瑞,號文山。宋寶佑四年狀元及第。官江西安撫使。元兵至,受宋皇帝命與元軍談判被扣留,後脫險,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拜為右丞相,封信國公。募兵抗元,兵敗被俘,囚燕京四年。公元1283年十二月就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