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廬陵曾子文化研究會成立後,立即投入編撰《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廬陵聯修卷工作,在總結吉安縣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全國總會《凡例》精神,制訂了本市編撰細則《武城曾氏重修族譜》廬陵聯修例言。現予公示,敬請宗親指正。                                                             
《武城曾氏重修族譜》


廬陵聯修例言


       一、滄海桑田,社會進步。随着體現現代社會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一切落伍的思想意識、觀念形态逐漸消失,體現新時代、新潮流的思想意識、觀念形态穩固形成,并逐步滲入到人類家庭關系中:家庭成員人人平等,男女間實行一夫一妻制;子女中不存在嫡庶所出,子女隻有長幼之分,沒有尊卑之别;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權益等同;自生子女與帶養子女權益等同;由此延伸氏族内不再存在大宗小宗之分,各房系共而一統,構成平等和諧之自然狀态。因此曆史上往屆修譜中不合時宜的規定和做法自然淘汰。本屆聯修原則是:以“科學發展,與時俱進”觀念爲指導,做到曆史與現實,傳承與進步兩個完美結合,保曾氏人丁,保曾氏人才,保曾氏真實文史,保曾氏優良家風,增強曾氏宗族凝聚力,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爲創建現代和諧社會服務。
       二、曾姓是中華民族各姓氏中最爲重視譜文化的姓氏之一,從曾子八代孫炜公修譜始,從不間斷,在衆多版本中,公推《武城曾氏重修族譜》爲最,爲保持族譜的延續性,本屆聯修沿用“毆陽體”,與《武城曾氏重修族譜》接軌。
    爲制譜方便,本屆聯修要求上譜人員嚴格依照統一派語命名。總會推薦派語: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彜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以上派語自宗聖公第六十三代啓用。 
     爲準确制譜,各村要編制好村世系總圖。村世系的世次要與曾氏統一派次相吻合。據此由宗聖參公開派,按五代一提分房,凡派次爲“0”,爲“五”者爲其下一房系房名。各房應編制房系圖,置于房系五服圖之前。各房名在房頭位置醒目标明,在房名上方位置注明“上接某房系”以及頁碼。房名左側書寫阙文、說明傳承關系和遷徙狀況,沒有特别交待的房系,可省略。譜中每頁中封處上方注明房名,單面下方注明家某縣,雙面下方注明衍某村,各面上下兩者之間用括号注明本房起止派次,便于查找。 
      五服圖爲村族譜的主體部分,必須準确填寫。其書寫法則是:子在父下,弟在兄左,上下左右,秩序不亂,個人資料,分段叙述。
      入譜人員名字豎排,名字上方書二字或三字說明傳承,生一子書“某子”;多子,長書“某長子”,次書“某次子”,三書“某三子”,更多類推;自小撫養過繼書“某撫子”,成人後承祧書“某嗣子”;外姓養子(包括随母嫁入的)書“某養子”,上門女婿書“某贅子”。
      個人資料第一段内容包括是否雙祧,三祧,原名,别名、又名、乳名、筆名、藝名、字号、學曆(取其最高等次),職曆(取其最高等次),出生年月日時,沒卒年月日時,葬地葬向,生平功德業績。對社會、對國家有突出貢獻者另立傳記。有此人而不清楚遷何地書“俟詳”,聽說有此人在此地,但不能确定書“查詳”,知此人而省略書“未詳”,按慣例應回村而不願回,書“不詳”,其人無後志以“0乙”,間有缺略,志以空白。
      個人資料第二段寫配偶。元配書“配某地某人女”,續娶未婚女書“續娶某地某人女”,凡娶有婚史者,書“娶某氏”則可。夫喪再嫁(或離異)者,有子女隻書某氏,不書某地某人女,無子女不書,習慣以“例不詳”三字表示。配偶的其它内容與男丁基本相同。
      個人資料第三段記錄子女情況。兒子多少名,名外圍加方框“□”,奪目顯眼,便于查找。每子一行,凡夭折、外遷、出繼在名字下方用括号注明,下不列表。全出繼者書“出繼某爲嗣”,雙祧、三祧者書“出繼某某共承嗣”,撫入方書撫子名某,再加括号注明“系撫入某幾子”,撫一半爲後,一般要更名。生女多少名,“名”外圍不加“□”,每女一行,寫明長幼、名字,名下注明出生年月日時,已出嫁,書“适某地某人”,已定婚者書“聘某地某人”,未許配則書“待閨”。
      三、本屆聯修時限:上溯曾氏起源遠祖,下限公元二○一二年。曆史資料以舊譜記載爲基礎,一般照搬移植。對于轉錄本屆族譜中的各類曆史文獻,爲便于今人閱讀隻簡單斷句,加上新式标點符号,但不以現代觀點評判是非曲直,隻注明出處,僅作爲資料留傳。新編資料按公認的客觀事實爲準,如實記錄,确保真實,不誤傳。
      四、本譜語體用普通白話文體,用字以1964年的《簡化漢字總表》爲準,使用新式标點符号。
      五、本譜曆史紀年按公元紀年。照錄移植的民國以前史料,可保留曆史習慣用法,另加括号注明公元年。
      六、本譜地名、人員職務名稱均用當時習慣稱呼。
      七、本屆族譜特設名人錄。官員副科以上,科技人員中級職稱以上,學曆大專以上及縣級以上英模、著名企業家均可列入。但在世人員應按級别繳納經費,資助修譜工作,否則不錄,在村譜五服圖内也不記載。
      八、本屆族譜要求各村編寫村莊概況。介紹村莊建村信息,何時何派祖開基,村莊隸屬變更,分析遷徙狀況,曆史原貌,現今狀況,鄉俗、民情、人口、人才、生産、生活、教育、産業、景緻等。各村曆屆修譜的文史資料也應認真收集,可精選部分有價值的一同彙編村譜所在冊内。
      九、廬陵聯修族譜計劃整體分三大卷。
      卷一分五冊。第一冊内容:有關人士爲曾氏譜牒題詞,新序及舊序選摘,目錄,曾子參公至曾山部長等先賢圖像和傳略、曆朝嘉詞诰文、曆史上影響較大的曾氏藝文,本屆例言,曾氏遠祖淵源,開派祖參公至三十五派祖五服圖。第二、三、四、五冊按珪、舊、略及三大房外世系四大支派分編三十六至五十五派祖五服圖。如果村開基祖在五十五派之後,則在其所處世系五十五派前直系祖名下注明,而其村應增加從該祖至村開基祖世系圖。
      卷二冊數不限,原則上以四百面爲一冊,一村一冊,但大村可分上、中、下分冊,小村亦可數村合并一冊。爲方便查找,以縣爲單位分篇。其譜封面左側頂格排《武城曾氏重修族譜》譜名,譜名右側用小号字标明:廬陵聯修××縣篇××村冊。
      卷三内容以地圖标明全區曾氏村莊分布,以表格彙集全區曾氏村莊概況,名人錄,本屆修譜資料、圖照及跋等,全卷一冊。卷一卷三譜封面左側頂格排《武城曾氏重修族譜》譜名,譜名右側用小号字标明:廬陵聯修卷。
      十、各村草譜編纂完工,呈交本會審核,由本會彙編出譜并擇日統一發行。
                                                         吉安市廬陵曾子文化研究會

                                          o 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