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穆亦稱字輩或字派,也就是輩序。昭穆為我國以命名來區分輩份的一種獨特文化習俗,其意義用來標明輩份排定宗族長幼結構,區分宗族內部的長幼親疏關係,曾氏統一通用的字派為武城字派,因武城字派採用清聖祖仁黃帝(康熙)所賜欽定名派,亦稱聖裔字派


清聖祖仁黃帝(康熙)賜聖裔 孔、曾、顏、孟 四姓統一共用的欽定名派,暨聖裔字派:


曾氏自六十三派標定開始使用聖裔字派,起於‘弘’字,因避乾隆帝諱(弘曆),故而將弘改為宏;另避六十一派大宗曾繼祖諱,亦將繼改為紀。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錦、瑞、永、錫、世、緒、昌】


至於另有:鼎、新、開、國、運、克、服、振、家、聲。曆、代、朝、廷、贈(用)、輔、閣、盡、忠、良(安、邦、治、國、賢)等等。這些因出處無考或緣於其它原因或不予續用。


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鼎、新、開、國、運、克、服、振、家、聲(注:鼎至聲十字曾氏族譜總局(南宗)有記載;曾氏東宗沒有使用)、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錦、瑞、永、錫、世、緒、昌。


         附註:孔子五十四世孫孔思晦開始用思字為派字命名,思、克、希、言、公、彥、承,傳至承字輩為孔氏第六十代。明朝萬歷初年,曾氏才由曾承業(曾子六十二派裔孫),按孔氏字派以承字取名,昭穆比孔氏晚了兩代。如今使用同壹套昭穆的有孔、曾、孟、端木、冉、蔔等等儒家聖賢後裔。顏氏後裔因與孔家是表親關係,故而避諱另行請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