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中國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政府網站


 


沈效敏:曾子故裏在嘉祥,鐵證如山
2011-07-14 嘉祥縣政府
----------------------------------------------------------------------------------------------------------
    近觀網上個別論說曾子故裏的文章,說是曾子故裏在嘉祥是明成化後編造的。現僅列舉明成化元年之前的證據,足以充分證明曾子故裏就是在嘉祥,鐵證如山。


一、嘉祥南武城曆史悠久不可否認
    持曾子故裏平邑說者,不承認春秋魯國有兩個武城,更不承認山東嘉祥有武城。請看事實!


1、春秋時代魯國有兩個武城


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有兩武城。文中分別介紹:“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澹台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歲。...”同一文中,一說南武城,一說武城,顯然是兩地。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注》講的更明確:“魯邑有兩武城,故稱南以別之。”此兩武城:一為南武城,在山東嘉祥;一為武城,在山東平邑。


2、嘉祥南武城建於商代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曆史價值連城。其中漢代武斑碑記載:“昔殷王武丁久伐鬼方,元功章炳,熏臧王府。官族分析,因以為氏焉,武氏蓋其後也。商周遐貌,曆世曠遠,不隕其美,漢興以來,爵位相踵。”看來早在商代,武丁後裔武氏便在此聚族而居,建城自保。南武城就是以姓氏命的地名。這就是南武城的來曆。


3、《春秋·襄公十九年》城武城,就是嘉祥南武城


據《春秋》和《左傳》記載,從襄公十五年到襄公十八年,四年中齊國六次入侵魯國的北部和西部,四次包圍魯國的城邑。齊國的軍事目標是切斷魯國與晉國的聯係。為了防備齊國的進一步入侵,魯國於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修建武城,《左傳》解釋說:“穆叔歸,曰:齊猶未也,不可不懼,乃城武城。”平邑武城處於魯國的東南部,用《古今地名大辭典》引程啟生雲:平邑武城“乃魯與莒與邾所接界,非備齊之處,此宜在嘉祥縣界。”


4、北宋文學家晁補之認定嘉祥南武山


北宋文學家、國史館編修晁補之在《金鄉張氏重修園亭記》中載有“下馬牛嶺,北望南武、七日諸山,或斷或續,屏列遠陸如畫,其南數百鳧雁飛集,鳴唼聲聲,回望白水明滅,桑野間意甚樂之”一段文字。南武山因南武城得名。晁補之所記金鄉張氏園,居嘉祥之南,北望南武山,顯然是嘉祥的南武山。由此看來,早在北宋初年人們就認定曾子故裏南武城,在今山東嘉祥縣。


5、元代《魯秋胡廟記》碑直記嘉祥南武城


嘉祥南武城之南,平山之上有秋胡廟。廟中有元代至元二十一年所立《魯秋胡廟記》碑。濟寧路教授趙思祖為廟碑撰文。碑文中有“蓋嚐考《列國誌》,秋胡子,魯南武城人”之句,指認此地為南武城。山下有秋胡墓。山南金鄉柳園村,多姓邵,有貞姑廟供秋胡妻邵氏,自認是秋胡妻邵氏族裔。明萬曆於慎行《兗州府誌·祠廟誌》也有記載:“秋胡廟在縣南五十裏許,平山之上,其來甚久,至元八年主薄夏清因祈雨有感而重修之。…”《濟寧直隸州誌·藝文誌》載有唐王勃《平山廟》一詩:“一躋坪山廟,恍戀潔夫人。守節惟勤紝,存貞豈汙金。煌煌雲下月,皎皎水中冰。浪泊千金體,香留萬古名。”


6、嘉祥南武城遺址尚在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文物局曾先後四次組織文物大普查。山東省、濟寧市文物局文物普查隊先後於1956年、1964年、1973年、1980年對嘉祥南武城故城遺址調查調查,並給予認定。1998年濟寧市文物局組織專業人員再次對南武城故城遺址進行調查考證。南武城故城,位於嘉祥縣滿硐鄉南武山村東南1000米,東靠青龍山,南距阿城鋪村約500米。故城遺址呈方形,子午向,麵積約250000平方米。故城東北、東南城牆角在1970年尚存,原殘高約4-5米,後被群眾取土造田所破壞。現有殘存的東城牆,南北長約100米,寬約8米,高3-4米,通過城牆局部剖析,夯土層夯土堅硬,夯層分明,夯土層上夯窩密集清晰,呈圓形圜底狀。夯土層中包含少量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陶片,未見春秋以後時期包含物。這種時代風格與曲阜魯國故城、洛陽東周王城、山西侯馬晉城同期城牆極為相似。(見齊魯出版社《曲阜魯國故城》,文物出版社《新中國考古發現和研究》)據此認定:南武城該期城牆為春秋時期所築,築造時間不晚於春秋中晚期。調查中還發現大量春秋至兩漢時期的簡瓦、板瓦、鬲、豆、盂、罐等器物陶片。嘉祥南武城,群眾呼為阿城。查《韻會小補》中說:阿又音屋。“阿”、“武”古音相近,阿城即武城。


二、嘉祥曾子遺跡遺址鐵板釘釘


   嘉祥的曾子遺跡遺址是古之有之,並不是明成化以後才有的。


    1、曾廟
    曾廟曆史久遠,初稱忠孝祠。唐貞觀三年《重修武城譜係》卷一38頁載:“曾參家武城…西北有忠孝祠,始建於周考王十五年乙卯歲二月十五日。”東武城西麵,西北皆環山作牆,城西隻有懸崖。唯嘉祥南武山之陽地理地貌與此相合。曾廟後稱“郕國宗聖公廟”,重修於明正統甲子(公元1444年,比成化元年早21年)。曾廟內現存明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創建萊蕪侯曾點廟碑,碑文記載:“武城載嘉祥之南,金鄉縣之北,界二邑之治,相距四十五裏,曾氏廟在焉。大明正統甲子,…以郕國宗聖公廟宇傾壞,奏請修理。丙寅二月落成。”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重修郕國宗聖公廟碑也有同樣的記載。曾廟為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曾子墓
     唐、宋、明《曾氏族譜》皆明南武城西有曾子墓。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重建郕國宗聖公廟碑也有“廟(指曾子廟)東南有耘瓜台,西南有曾子墓”的記載。這一記載也比成化元年早5年。


       3、耘瓜台


位於嘉祥南武山之東,南武城北部,傳為曾子耘瓜,誤斷其根處。明於慎行《兗州府誌·古跡誌》載:“耘瓜台,在南武山之陽,相傳即曾子耘瓜誤斷其根處。後人因名其地曰:耘瓜台。”《宗聖誌·邑裏》載:其台有二,高仞許,南北相峙,台南有約五畝,北台約三畝。


     4、元曾子書院


嘉祥南武山之陽有曾子書院。明於慎行《兗州府誌·學校誌》:“曾子書院,在縣南武山下,相傳曾子讀書處。考元時吳氏墓碑有東至曾子書院之文,歲久遺址不存。”


      5、金代琴堂


在嘉祥縣治東,萌山之陽,傳曾子鼓琴處。金太和七年蘇恩忠重建。明嘉靖九年嘉祥知縣王時佐,取石修泮石橋,其堂遂毀。旁有甘泉清列,後稱琴堂坑。


     三、曾氏族譜指認曾子故里在嘉祥


     曾氏族譜關於曾子故裏的記載石一致的,指認曾子故裏在嘉祥。


     1、唐貞觀三年《重修武城譜係》,左丞相杜如晦為之作序。卷一,38頁載:“曾子故裏古跡考雲:曾參家武城…,西有曾參之墓,西北有忠孝祠,…”


    2、北宋嘉祐元年《曾氏重修族譜》,蘇東坡為之作序。卷一,203頁載“曾子故裏在武城…,西有曾參墓,西北有忠孝祠,魯哀公十四年夫子西狩獲麟亦在於此,不知何時改為阿城。”


     3、南宋德祐元年《曾氏重修族譜》,丞相文天祥為之作序。總一,197頁同唐貞觀三年《重修曾氏族譜》記載。
     還有幾點需要說明:


1、關於鄫太子巫奔魯


據《春秋》和《左傳》記載,鄫太子巫避難奔魯,最合適的地方也是嘉祥南武城。鄫國常受周圍邾、莒等國的欺負。襄公四年邾人莒人伐鄫。襄公六年秋,莒人滅鄫。鄫滅之後,複國的最大隱患在於太子巫,莒、邾必除之而後快。太子巫避難於魯,最好是遠離邾、莒。《公羊傳》指出,“叔孫豹為太子巫舅所出。”太子巫與叔孫豹為表兄弟關係,此時叔孫豹已成為太子巫最好的依靠。魯西是叔孫氏的勢力範圍,嘉祥南武城四麵環山,交通閉塞,又距莒、邾較遠,是太子巫隱居的理想之地。


2、關於曾子墓的認定


   《明史·曾質粹傳》:“成化初,山東守臣上言:‘嘉祥縣南武山之東麓,有漁者陷入穴中,得懸棺,碣曰曾參之墓。’詔加修築。”《宗聖誌》、《兗州府誌》亦有大體相同的記載。有人否定懸棺之說,其實嘉祥山區懸棺仍然存在。“漁者陷於穴中得懸棺”,是《明史》記載的考古發現,是實證。在沒有新的考古發現的情況下,不是任何人憑想象推理就可以推翻的。皇帝不是糊裏糊塗決定的,是經過嚴肅考證認定的。


    還有一些問題,以後再論。(沈效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下一曾無二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